2025-05-22 07:05:47傑森·基德

此生者傳記條目需要補充更多可供查證的來源。 (2017年2月)請協助補充可靠來源,無法查證的在世人物內容將被立即移除。

傑森·基德Jason Kidd執教於布魯克林籃網的基德達拉斯獨行俠位置總教練聯賽NBA個人資料出生 (1973-03-23) 1973年3月23日(52歲)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奧克蘭國籍 美國登錄身高6英尺4英寸(193公分)登錄體重210磅(95公斤)職業資料高中聖約瑟夫聖母院高中(英語:St. Joseph Notre Dame High School) (阿拉米達)大學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1992年–1994年)NBA選秀1994年 / 輪次:1 / 總順位:2被達拉斯獨行俠選中職業生涯1994年至2013年位置控球後衛號碼2、5、32教練生涯2013年–至今生涯歷史球員時期:1994–1996達拉斯獨行俠1996–2001鳳凰城太陽2001–2008紐澤西籃網2008–2012達拉斯獨行俠2012–2013紐約尼克教練時期:2013–2014布魯克林籃網2014–2018密爾瓦基公鹿2019–2021洛杉磯湖人助理教練2021–至今達拉斯獨行俠

生涯焦點與獎項球員時期

NBA總冠軍(2011)

10×NBA全明星賽(1996(英語:1996 NBA All-Star Game)、1998(英語:1998 NBA All-Star Game)、2000(英語:2000 NBA All-Star Game)–2004、2007–2008、2010)

5×NBA年度第一隊(1999–2002、2004)

NBA年度第二隊(2003)

4×NBA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1999、2001–2002、2006)

5×NBA最佳防守陣容第二隊(2000、2003–2005、2007)

NBA年度最佳新秀(1995)

NBA技術挑戰賽冠軍(2002)

5×NBA助攻王(1999–2001、2003–2004)

2×NBA最佳運動精神獎(2012、2013)

NBA75大球星(2021)

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2018)

美國年度最佳男子籃球運動員(英語:Jordan Brand Classic)(2007)

5號球衣為布魯克林籃網所退休

NCAA全美共識第一隊(1994(英語:1994 NCAA Men's Basketball All-Americans))

USBWA年度最佳新人(英語:USBWA National Freshman of the Year)(1993)

Pac-10年度最佳籃球員(1994)

Pac-10年度最佳新人(1993)

5號球衣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所退休

奈史密斯年度最佳球員(英語:Naismith Prep Player of the Year Award)(1992)

2×加州籃球先生(英語:California Mr. Basketball)(1991、1992)

教練時期

NBA總冠軍(2020)

NBA生涯數據得分17,529(每場平均12.6分)籃板8,725(每場平均6.3個)助攻12,091(每場平均8.7次)

NBA.com上的資料 Basketball-Reference.com上的資料籃球名人堂

獎牌

男子籃球

代表 美國

奧林匹克運動會

2000 雪梨

團隊

2008 北京

團隊

美洲籃球錦標賽

1999 聖胡安(英語:FIBA Americas Championship 1999)

團隊

2003 聖胡安(英語:FIBA Americas Championship 2003)

團隊

2007 拉斯維加斯(英語:FIBA Americas Championship 2007)

團隊

傑森·弗雷德瑞克·基德(英語:Jason Frederick Kidd ,1973年3月23日—),外號J-Kidd,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前美國NBA籃球運動員,擔任控球後衛;曾任布魯克林籃網和密爾瓦基公鹿總教練[1]。目前擔任達拉斯獨行俠總教練。

他曾經帶領紐澤西籃網兩次殺入NBA的總決賽(2002年和2003年),被認為是NBA歷史上出色的比賽掌控者和組織後衛之一。由於其出色的技術和全面性,基德經常在比賽中取得大三元的成績,現在以職業生涯總共107次大三元的成績位列整個NBA歷史上三元次數榜的第四位,連續17季都有大三元的記錄則是史上最高(截止到2012年4月27日)。2013年,在紐約尼克隊宣布退休。

童年和大學生涯[編輯]

基德出生在奧克蘭,是家中三個孩子中最年長的,有一個弟弟史蒂夫和一個妹妹安妮。他的父親是非洲裔美國人,母親則是信奉天主教的愛爾蘭人。他成長於「奧克蘭山」地區。童年的基德很擅長於足球和其他運動。

在聖約瑟夫聖瑪麗亞高中畢業之後,基德加入了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他在校隊中成功扮了一個組織後衛的角色,並且在第二年就入選了全美第一陣容,隨後基德決定參加1994年NBA選秀。

NBA球員生涯[編輯]

新星:從達拉斯到鳳凰城[編輯]

基德在選秀中第二位被達拉斯獨行俠選中,排在他前面的是當年的狀元格倫·羅賓森。他在第一年取得了平均每場11.7分,5.4籃板和7.7助攻的優異成績,和來自底特律活塞的格蘭特·希爾共享了當年的NBA年度最佳新秀榮譽。他和達拉斯的另外兩位球員吉米·傑克遜和賈馬爾·馬什本(Jamal Mashburn)一起並稱為達拉斯的「3J」,很多球迷都希望達拉斯沿用這個陣容取得輝煌的成績。但是,三人由於球場下的私人恩怨(為了一個女人),使這個計劃最終未實現,不久之後這個年輕的明星陣容就分崩離析。媒體更開玩笑的評論,那個拆散獨行俠3J的女人應該是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96-97賽季中期,基德和東尼·杜馬斯以及洛倫·梅耶一起交換到了鳳凰城太陽,獨行俠隊則得到了邁克·芬利、A.C.格林和薩姆·卡塞爾。

在太陽隊,基德剛好接下受傷痛困擾的另一歷史明星控衛凱文·強森(Kevin Johnson)的棒子,成為太陽的戰術發動者,也讓他達到職業生涯的第一個高峰。自1999年起,連續3年入選NBA最佳陣容第一隊,並且打破多項隊史紀錄。然而,由於基德涉嫌虐打妻子,使其一向正面的形象受損。隨後在2001年,把待在鳳凰城五個賽季的基德交易至紐澤西籃網,以換取史蒂芬·馬布里。

新生:紐澤西籃網隊[編輯]

在球季開始前,籃網隊於新秀大會中選了肯揚·馬丁為新人狀元,隨後宣佈簽下了克里·基特爾斯,並且用艾迪·葛瑞芬交換而來了理查德·傑弗森和傑森·柯林斯;加盟籃網時基德宣稱會讓球隊360度的翻轉。01-02賽季中,前一年26勝的籃網隊在基德的帶領下取得了讓人驚訝的52勝30負成績,整整提升了一倍勝場,這個成績也成為隊伍歷史上最優秀的成績之一;基德本人也在NBA最有價值球員評選中排在提姆·鄧肯之後名列第二位。

在基德帶領下,這支年輕的隊伍在02年神奇的衝入了NBA總決賽,但是紐澤西的實力還不足以抗衡俠客·歐尼爾和柯比·布萊恩特帶領的洛杉磯湖人隊,以0-4的成績敗於湖人隊手下。而第二年他們以49勝33負的成績再次衝入了總決賽,但是在6場比賽後輸給了鄧肯領銜的聖安東尼奧馬刺隊,基德帶領的籃網隊兩度於總決賽失利。

2004年7月1日,基德不得不接受一次外科手術以修復自己受傷的膝蓋;同年12月他完全恢復回到賽場上之後,籃網隊已經宣佈簽下了原多倫多猛龍隊球員「飛人」文斯·卡特。擁有了三名全明星級別球員:卡特、傑弗森和基德的紐澤西籃網開始為季後賽的資格而進行衝擊,04-05球季最終他們成功超越了克里夫蘭騎士隊位列東部第八名。但是他們在第一輪碰到了邁阿密熱火隊,第一輪就輸掉了比賽;05-06球季於季後賽第二輪再度敗給邁阿密熱火隊;06-07球季敗給新興強權克里夫蘭騎士隊,再度止步於第二輪。

到2006年3月,基德平均每場比賽拿下14分、7.3籃板和8.5助攻(聯盟第五);儘管基德當時已33歲,但是他的技術仍然出色,並且具備了征戰NBA十年有餘的經驗,這也讓他成為NBA中最優秀的組織後衛之一,受到絕大多數球員的尊敬。他曾經讓全明星球員昌西·畢拉普斯和史蒂夫·奈許在一場比賽中僅僅拿下9分和0分。

2006年12月13日,基德在對灰熊的比賽中不僅幫球隊以105-92取勝,還獨得12分10個籃板13次助攻的大三元成績。這令他的大三元次數達到了79場,超越了78場「大三元」的NBA50大球星之一的威爾特·張伯倫,成為NBA歷史上大三元次數第三位的球員;排在前兩位的是181次大三元的奧斯卡·羅伯森和138次大三元的魔術強森。

「第79次大三元對我來說很有意義,我很幸運,我的隊友也在比賽中給我很大幫助。我只是一如既往地去比賽,透過各種方式幫助球隊贏球。」已經在籃網隊拿過41次大三元、本賽季已拿到4次大三元的基德在接受採訪時說,「第79次大三元對我的職業生涯來說是非常值得驕傲的,我不會因此停止前進並取勝的步伐。今晚我打了一場完美的比賽。」在談到張伯倫這位曾單場攻下100分的傳奇球員時,基德給予了極高的評價:「威爾特,從NBA歷史上看,他的名字始終那麼響亮,他改變了籃球比賽的很多東西。能夠超越這樣一位對籃球規則有巨大影響的球員是一種巨大的榮譽。」基德的隊友、全明星前鋒文斯‧卡特也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我聽說有人說基德已經老了,我對那些人表示感謝,因為他們激發了他的鬥志讓他展現出了真正的實力。

回歸:達拉斯獨行俠隊[編輯]

07-08球季,達拉斯獨行俠隊積極想得到冠軍,而將德文·哈里斯交易至籃網,換取賈森·基德。

基德至獨行俠因年齡漸增而逐漸老化,但仍然是達拉斯獨行俠隊重要的先發球員,到了獨行俠後苦練三分球,三分命中率甚至好幾季突破4成。基德在獨行俠隊經常扮演控制節奏與幫助傳導的重要任務。

2009年4月5日,在獨行俠140-116戰勝鳳凰城太陽隊的比賽中,基德拿下19分20助攻,從而使自己的助攻總數達到10142次,超越魔術強森,上升至歷史第三位。2009年11月26日,基德在歷史助攻榜上再次前進一步,超越馬克·傑克森,排名歷史第二。

第一座總冠軍[編輯]

2011年季後賽,基德第一輪第一戰對上拓荒者砍下24分4助攻5籃板2抄截單場六顆三分的成績,獨行俠隊以4-2跨越拓荒者挺進下一輪。

第二輪達拉斯獨行俠指派基德防守湖人球星柯比·布萊恩,而系列賽第一場的關鍵防守,嚴防之下讓柯比·布萊恩特滑倒不慎打落湖人球星保羅·蓋索的持球造成的失誤令人印象深刻,獨行俠趁此一戰的氣勢加上老將賈森·泰瑞、佩賈·史托亞柯維奇的精湛演出成功以4-0橫掃湖人隊。

西區冠軍賽對上雷霆隊,面對年輕的明星球員羅素·衛斯特布魯克,基德把後者的系列賽投籃命中率壓制在39%。再加上獨行俠全隊的努力下,不僅成功的阻止了凱文·杜蘭特的表現,獨行俠更在德克·諾維斯基的帶領下頻頻演出驚人逆轉,最終獨行俠以4-1擊敗雷霆隊,基德睽違8年再度取得總冠軍門票。

最終在2011年總冠軍賽,獨行俠全隊將士打敗由三巨頭德韋恩·韋德、雷霸龍·詹姆斯及克里斯·波許領銜的邁阿密熱火隊,達拉斯獨行俠隊以4-2獲得了總冠軍,同時基德也以38歲的高齡成為NBA總冠軍賽歷史上年紀最大的先發球員,並拿下生涯第一枚冠軍戒指。

紐約尼克隊[編輯]

2012年夏季,基德決定離開達拉斯獨行俠,選擇加入紐約尼克,並與尼克斯隊簽下了3年900萬美元的合約。重新穿回了5號球衣。

2013年5月18日,紐約尼克99-106敗給印第安納溜馬,2-4止步東區半決賽。

2013年6月3日,基德宣布退休。職籃生涯平均每場拿下12.6分、8.7助攻、6.3籃板和1.93抄截。

NBA教練時期[編輯]

布魯克林籃網(2013–2014)[編輯]

2013年6月13日,布魯克林籃網隊宣布,由基德接任總教練,簽下三年合約。雖然籃網隊遭遇10-21的不利開局,但是在其運籌帷幄,還是以44-38順利進入季後賽,第一輪以4:3驚險擊敗多倫多猛龍隊,但第二輪由於陣中主力年齡和身手的差距,以1:4不敵年輕力盛,尋求三連霸的邁阿密熱火隊,提前結束本季。

密爾瓦基公鹿(2014–2018)[編輯]

2014年6月30日,基德確定轉至密爾瓦基公鹿擔任總教練,而籃網將可從公鹿手中獲得2015及2019年的第2輪選秀權。

基德因為將動刀接受髖關節手術,助理教練普蘭蒂(Joe Prunty)將代理主帥一職。

公鹿主帥基德目前正與球隊敲定一份為期3年價值超過1800萬美元的續約合約。

2018年1月22日,密爾瓦基公鹿決定解僱基德的總教練職務,主要原因據傳是因為球隊內部不和,而基德也成為2017–18賽季自厄爾·沃特森和大衛·費茲戴爾之後,第三位被解僱的總教練。將暫時由助理教練喬·普朗蒂(英語:Joe Prunty)代理總教練一職。2018年是基德執教公鹿的第四個球季,總計在此取得了139勝152敗的戰績,並讓球隊的一些年輕球員得到了充足的成長空間,例如麥爾坎·波格登於2016–17賽季獲得NBA最佳新秀,賈貝瑞·帕克、克里斯·米德爾頓和揚尼斯·安戴托昆波則逐漸打出了全明星的數據和身手。

洛杉磯湖人(2019–2021)[編輯]

2019年7月31日,基德加入湖人的教練組,擔任球隊助教。[2][3]

達拉斯獨行俠(2021–)[編輯]

2021年6月28日,達拉斯獨行俠隊宣布,由基德接任總教練,接替執教13個賽季的瑞克·卡萊爾。

職業生涯數據[編輯]

NBA例行賽數據統計[編輯]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1994–95

DAL

79

79

33.8

38.5

27.2

69.8

5.4

7.7

1.9

0.3

11.7

1995–96

DAL

81

81

37.5

38.1

33.6

69.2

6.8

9.7

2.2

0.3

16.6

1996–97

DAL

22

22

36.0

36.9

32.3

66.7

4.1

9.1

2.0

0.4

9.9

1996–97

PHO

33

23

35.5

42.3

40.0

68.8

4.8

9.0

2.4

0.4

11.6

1997–98

PHO

82

82

38.0

41.6

31.3

79.9

6.2

9.1

2.0

0.3

11.6

1998–99

PHO

50

50

41.2

44.4

36.6

75.7

6.8

10.8

2.3

0.4

16.9

1999–00

PHO

67

67

39.0

40.9

33.7

82.9

7.2

10.1

2.0

0.4

14.3

2000–01

PHO

77

76

39.8

41.1

29.7

81.4

6.4

9.8

2.2

0.3

16.9

2001–02

NJN

82

82

37.3

39.1

32.1

81.4

7.3

9.9

2.1

0.2

14.7

2002–03

NJN

80

80

37.4

41.4

34.1

84.1

6.3

8.9

2.2

0.3

18.7

2003–04

NJN

67

66

36.6

38.4

32.1

82.7

6.4

9.2

1.8

0.2

15.5

2004–05

NJN

66

65

36.9

39.8

36.0

74.0

7.4

8.3

1.9

0.1

14.4

2005–06

NJN

80

80

37.2

40.4

35.2

79.5

7.3

8.4

1.9

0.4

13.3

2006–07

NJN

80

80

36.7

40.6

34.3

77.8

8.2

9.2

1.6

0.3

13.0

2007–08

NJN

51

51

37.2

36.6

35.6

82.0

8.1

10.4

1.5

0.3

11.3

2007–08

DAL

29

29

34.9

42.6

46.1

81.5

6.5

9.5

2.1

0.4

9.9

2008–09

DAL

81

81

35.6

41.6

40.6

81.9

6.2

8.7

2.0

0.5

9.0

2009–10

DAL

80

80

36.0

42.3

42.5

80.8

5.6

9.1

1.8

0.4

10.3

2010–11†

DAL

80

80

33.2

36.1

34.0

87.0

4.4

8.2

1.7

0.4

7.9

2011–12

DAL

48

48

28.7

36.3

35.4

78.6

4.1

5.5

1.7

0.2

6.2

2012–13

NYK

76

48

26.9

37.2

35.1

83.3

4.3

3.3

1.6

0.3

6.0

生涯

1391

1350

36.0

40.0

34.9

78.5

6.3

8.7

1.9

0.3

12.6

明星賽

9

5

23.2

52.5

47.8

83.3

3.4

7.7

2.7

0.0

6.4

NBA季後賽數據統計[編輯]

賽季

球隊

GP

GS

MPG

FG%

3P%

FT%

RPG

APG

SPG

BPG

PPG

1996–97(英語:1997 NBA Playoffs)

PHO

5

5

41.4

39.6

36.4

52.6

6.0

9.8

2.2

0.4

12.0

1997–98(英語:1998 NBA Playoffs)

PHO

4

4

42.8

37.9

0.0

81.3

5.8

7.8

4.0

0.5

14.3

1998–99(英語:1999 NBA Playoffs)

PHO

3

3

42.0

41.9

25.0

71.4

2.3

10.3

1.7

0.3

15.0

1999–00

PHO

6

6

38.2

40.0

36.4

77.8

6.7

8.8

1.8

0.2

9.8

2000–01

PHO

4

4

41.5

31.9

23.5

75.0

6.0

13.3

2.0

0.0

14.3

2001–02

NJN

20

20

40.2

41.5

18.9

80.8

8.2

9.1

1.7

0.4

19.6

2002–03

NJN

20

20

42.6

40.2

32.7

82.5

7.7

8.2

1.8

0.2

20.1

2003–04

NJN

11

11

43.1

33.3

20.8

81.1

6.6

9.0

2.3

0.5

12.6

2004–05

NJN

4

4

45.5

38.8

36.7

54.5

9.0

7.3

2.5

0.0

17.3

2005–06

NJN

11

11

40.9

37.1

30.0

82.6

7.6

9.6

1.5

0.2

12.0

2006–07

NJN

12

12

40.3

43.2

42.0

52.0

10.9

10.9

1.8

0.4

14.6

2007–08

DAL

5

5

36.0

42.1

46.2

62.5

6.4

6.8

1.4

0.4

8.6

2008–09

DAL

10

10

38.6

45.8

44.7

85.0

5.8

5.9

2.2

0.3

11.4

2009–10

DAL

6

6

40.5

30.4

32.1

91.7

6.8

7.0

2.3

0.2

8.0

2010–11†

DAL

21

21

35.4

39.8

37.4

80.0

4.5

7.3

1.9

0.5

9.3

2011–12

DAL

4

4

36.0

34.1

34.6

90.0

6.0

6.0

3.0

0.3

11.5

2012–13

NYK

12

0

20.6

12.0

17.6

100.0

3.5

2.0

1.0

0.3

0.9

生涯

158

146

38.5

39.1

32.2

78.1

6.7

8.0

1.9

0.3

12.9

總教練戰績[編輯]

隊伍

年份

例行賽

季後賽

比賽

勝率

排名

BKN

2013-14

82

44

38

.537

大西洋組第二名

第二輪失利

MIL

2014-15

82

41

41

.500

中央分組第三名

第一輪失利

MIL

2015-16

82

33

49

.402

中央分組第五名

未進入

MIL

2016-17

82

42

40

.512

中央分組第二名

第一輪失利

MIL

2017-18

45

23

22

.511

(開除)

DAL

2021-22

82

52

30

.634

西南組第二名

西區決賽失利

DAL

2022-23

82

38

44

.463

西南組第三名

未進入季後賽

DAL

2023-24

82

50

32

.610

西南組第一名

NBA總決賽失利

DAL

2024-25

82

39

43

.476

西南組第三名

未進入季後賽

總計

701

362

339

.516

代表美國[編輯]

基特曾代表美國國籃,參加兩屆奧運會(2000年雪梨、2008年北京)和三屆美洲盃籃球賽(1999、2003、2007),全部取得冠軍,出場46勝0負更是美國國籃史最獲得最多勝仗並全勝不敗球員。 [https://tw.news.yahoo.com/%E7%BE%8E%E5%9C%8B%E7%94%B7%E7%B1%83%E6%9C%80%E5%BC%B7%E7%AB%9F%E6%98%AF%E4%BB%96-%E5%9C%8B%E9%9A%9B%E8%B3%BD%E5%BE%9E%E6%B2%92%E8%BC%B8%E9%81%8E%E9%82%84%E6%AF%94%E5%96%AC%E4%B8%B9%E5%A4%9A%E6%8B%BF16%E5%8B%9D-025155281.html]

成就/榮譽[編輯]

NBA生涯亮點[編輯]

1次NBA總冠軍:2011

10次NBA全明星球員:1996、1998、2000、2001、2002、2003、2004、2007、2008、2010

6次NBA最佳陣容:第一陣容(1999、2000、2001、2002、2004),第二陣容(2003)

9次NBA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陣容(1999,2001,2002,2006),第二陣容(2000,2003,2004,2005,2007)

NBA最佳新秀(分享):1995

NBA最佳新秀陣容:1995

5次NBA例行賽季平均助攻第一:1999(10.8)、2000(10.1)、2001(9.8)、2003(8.9)、2004(9.2)

3次NBA例行賽季助攻總數第一:1999(539)、2001(753)、2003(711)

NBA例行賽季抄截總數第一:2002(175)

NBA技能挑戰賽冠軍:2003

NBA75大球星(2021)

NBA生涯里程碑[編輯]

NBA歷史中

大三元總數排名第四(108次)

助攻總數排名第二(11578次)

平均每場助攻第五(9.2次)

抄截總數排名第二(2520次)

平均每場抄截第十二(2.00次)

三分總數排名第十(1975球)

NBA歷史上僅有的四名在職業生涯中至少拿到12500分、5500籃板和7500助攻的隊員之一(另外三人是雷霸龍·詹姆斯、奧斯卡·羅伯特森和魔術強森)

NBA歷史上唯一連續十四賽季皆獲得大三元的球員

NBA歷史上唯一生涯累積拿下12000分 10000助攻 7500籃板的球員

NBA歷史上僅有的兩名在NBA季後賽(參加多於六場比賽)中獲得平均大三元成績的隊員之一(2002年東區總決賽對陣波士頓塞爾提克時候平均每場17.5分、11.2籃板和10.2助攻,另外一人是魔術師約翰遜)

NBA歷史上僅有的四名連續三個賽季平均每場助攻排名聯盟第一的隊員之一(另外三人為鮑勃·庫西、奧斯卡·羅伯特森和約翰·斯托克頓

保持著網隊歷史上職業生涯大三元數、助攻、賽季助攻數和賽季大三元數的紀錄

NBA歷史上繼1996-97賽季底特律活塞隊的格蘭特·希爾後第二位能連續三場比賽皆獲得大三元的球員

Jason Kidd在2000/11/17代表太陽隊出戰尼克隊時曾創下18分12籃板10助攻以及14失誤的另類大四喜記錄

其他[編輯]

2008年美國夢之隊成員,再次獲得金牌

2000年美國夢之隊隊長,並且獲得金牌

2003年美國夢之隊成員

1992年所在高中的年度隊員

《今日美國》和《遊行》雜誌評選的1992年度美國高中最佳球員

打球風格和個性[編輯]

高中時期的基德因為其跳投被稱為「Ason Kidd」,其名字少了一個「J」就是「沒有跳投(No Jumper)」的意思 。但是卻能依靠快速的切入與高節奏的球風來改變比賽,總體來說他的打球風格帶有強烈獲勝慾望,並且展現出強大的組織能力。很多球員都認為把球權交給基德是明智的選擇,因為它瞭解如何讓隊友變得更加優秀,並以自己的控球和傳球能力激發其他隊員的潛能,籃網時的馬丁與傑佛森便是經由基德的傳球能力而受惠,不少人都認同他是NBA中少數能夠不用大量得分也能帶領球隊取勝的明星球員。儘管基德並不是一個穩定的射手,不過他的三分命中率還是讓人可以接受。基德在被交易到達拉斯獨行俠以後,改進了以往跳投不穩定的毛病,三分球命中率來到生涯巔峰,而防守方面雖然不若以往,但靠經驗仍然能限制住對手。

基德曾獲得許多球隊與球星的青睞,並指名希望基德加入球隊,其中傳出要交易基德加盟的就有湖人隊、馬刺隊,球星方面則有雷霸龍·詹姆斯。基德健談並擅長回答媒體問題,他經常以巧妙與詼諧的方式避開敏感話題,高人一等的EQ讓人激賞。

酒駕事件[編輯]

2012年7月15日時在紐約郊外駕車撞上電話亭,在療傷後被帶進警局偵訊,並受到警方以酒駕罪名起訴。2013年7月17日時主動認罪承認酒駕,並將以社區勞動服務獲得緩刑、免去牢獄之災。[4]

參考資料[編輯]

^ 基德教练. [2013-06-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8).

^ Lakers Announce 2019–20 Coaching Staff.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July 31, 2019 [August 6,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1-04).

^ Lakers make it official, add Jason Kidd to coaching staff. National Basketball Association. July 31, 2019 [August 6, 20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2).

^ NBA/Kidd酒駕認罪 將進行社區勞動服務. [2017-12-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1).

外部連結[編輯]

傑森·基德在fiba.basketball(英語)

傑森·基德在archive.fiba.com(存檔)(英語)

傑森·基德在NBA官網(英語)

傑森·基德在Basketball-Reference.com(NBA)(英語)

傑森·基德在Basketball-Reference.com(國際)(英語)

傑森·基德在Sports-Reference.com(NCAA)(英語)

傑森·基德在Eurobasket.com(球員)(英語)

傑森·基德在Proballers(英語)

傑森·基德在RealGM(英語)

傑森·基德在Basketball-Reference.com(NBA教練)(英語)

傑森·基德在Eurobasket.com(教練)(英語)

傑森·基德在奈史密斯籃球名人紀念堂(英語)

傑森·基德在Olympedia(英語)

閱論編達拉斯獨行俠現役球員名單

0 艾克森

00 克里斯蒂

1 哈迪(英語:Jaden Hardy)

2 里夫利

3 戴維斯

7 鮑威爾

9 布朗

10 威廉斯(英語:Brandon Williams (basketball, born 1999))(TW)

11 厄文

13 馬歇爾(英語:Naji Marshall)

16 馬丁

18 普羅斯珀(英語:Olivier-Maxence Prosper)

20 愛德華茲(英語:Kessler Edwards)(TW)

21 加福德

23 瓊斯(TW)

25 華盛頓

26 丁威迪

31 湯普森

總教練:基德

助理教練:阿姆斯壯

布羅加默(英語:Josh Broghamer)

達德利

休斯(英語:Eric Hughes (basketball))

傑森(英語:Alex Jensen)

米利奇

山姆高德(球員發展教練)

斯威尼(英語:Sean Sweeney)

維尼(英語:Keith Veney)

閱論編NBA總教練東區大西洋組

喬·馬茲拉(波士頓塞爾提克)

凱文·奧利(布魯克林籃網)

湯姆·錫伯杜(紐約尼克)

尼克·諾斯(費城76人)

達爾科·拉亞科維奇(多倫多暴龍)

中央組

比利·唐諾文(芝加哥公牛)

肯尼·阿特金森(克里夫蘭騎士)

J·B·畢克史塔夫(底特律活塞)

瑞克·卡萊爾(印第安納溜馬)

道格·瑞佛斯(密爾瓦基公鹿)

東南組

昆恩·史奈德(亞特蘭大老鷹)

查爾斯·李(英語:Charles Lee (basketball))(夏洛特黃蜂)

艾瑞克·史波斯查(邁阿密熱火)

賈邁爾·莫斯利(英語:Jamahl Mosley)(奧蘭多魔術)

布萊恩·基夫(英語:Brian Keefe)(華盛頓巫師)

西區西北組

大衛·阿德爾曼 (籃球教練)(英語:David Adelman (basketball)) (臨時)(丹佛金塊)

克里斯·芬奇(明尼蘇達灰狼)

馬克·戴格諾特(英語:Mark Daigneault)(奧克拉荷馬雷霆)

昌西·畢拉普斯(波特蘭拓荒者)

威爾·哈迪(英語:Will Hardy)(猶他爵士)

太平洋組

史蒂夫·科爾(金州勇士)

泰隆·盧(洛杉磯快艇)

J·J·瑞迪克(洛杉磯湖人)

待定(鳳凰城太陽)

道格·克里斯蒂(沙加緬度國王)

西南組

傑森·基德(達拉斯獨行俠)

伊姆·烏度卡(休士頓火箭)

湯瑪斯·伊薩洛(英語:Tuomas Iisalo)(曼菲斯灰熊)

威利·格林(紐奧良鵜鶘)

米契·強森(英語:Mitch Johnson (basketball))(聖安東尼奧馬刺)

閱論編美國籃球先生

1955:張伯倫

1956:羅伯森

1957:盧卡斯

1958:盧卡斯

1959:Raftery(英語:Bill Raftery)

1960:霍金斯

1961:布萊德利

1962:羅素

1963:萊西(英語:Edgar Lacy)

1964:阿爾辛多

1965:阿爾辛多

1966:墨菲

1967:海伍德

1968:衛斯特法爾

1969:麥金尼斯

1970:麥克米倫

1971:盧卡斯

1972:巴克納

1973:丹特利

1974:馬龍

1975:卡特萊特

1976:格里菲思

1977:金

1978:阿吉雷

1979:凱洛格

1980:瑞佛斯

1981:尤英

1982:蒂斯代爾

1983:R·威廉斯

1984:J·威廉斯

1985:費瑞

1986:瑞德

1987:強森

1988:莫寧

1989:安德森

1990:貝利(英語:Damon Bailey)

1991:韋伯

1992:基德

1993:華勒斯

1994:羅培茲

1995:賈奈特

1996:畢比

1997:麥葛瑞迪

1998:路易斯

1999:本德

2000:邁爾斯

2001:華格納

2002:詹姆斯

2003:詹姆斯

2004:泰菲爾

2005:艾利斯

2006:歐登

2007:梅奧

2008:詹寧斯

2009:費沃斯

2010:巴恩斯

2011:基德-吉爾克里斯特

2012:穆罕默德

2013:威金斯

2014:亞歷山大(英語:Cliff Alexander)

2015:西蒙斯

2016:鮑爾

2017:波特

2018:巴雷特

2019:史都華

2020:康寧漢

2021:霍姆葛倫

2022:Whitehead

2023:Boozer

2024:弗拉格

閱論編奈史密斯年度最佳預備球員(英語:Naismith Prep Player of the Year Award)

1987:史考特

1988:莫寧

1989:安德森

1990:貝利(英語:Damon Bailey)

1991:韋伯

1992:基德

1993:李文斯頓

1994:沃德(英語:Jerod Ward)

1995:默瑟

1996:布賴恩特

1997:巴提耶

1998:哈林頓

1999:哈維

2000:哈里森

2001:華格納

2002:費爾頓

2003:詹姆斯

2004:霍華德

2005:威廉斯

2006:歐登

2007:勒夫

2008:詹寧斯

2009:費沃斯

2010:薩林傑

2011:瑞佛斯

2012:穆罕默德

2013:威金斯

2014:亞歷山大(英語:Cliff Alexander)

2015:西蒙斯

2016:鮑爾

2017:波特

2018:巴雷特

2019:史都華(英語:Isaiah Stewart)

2020:康寧漢

2021:霍姆葛倫

2022:Whitehead

2023:Collier

2024:弗拉格

2025:Peterson

閱論編太平洋十二校聯盟年度最佳男子籃球運動員(英語:Pac-12 Conference Men's Basketball Player of the Year)

1976:李

1977:M·強森

1978:格林伍德(英語:David Greenwood)

1979:格林伍德(英語:David Greenwood)

1980:柯林斯

1981:S·強森

1982:康納

1983:費爾茲

1984:格林

1985:卡蘭德(英語:Wayne Carlander)

1986:韋爾普(英語:Chris Welp)

1987:奧爾蒂斯(英語:José Ortiz (basketball))

1988:埃利奧特

1989:埃利奧特

1990:裴頓

1991:布蘭登

1992:邁納

1993:米爾斯

1994:基德

1995:奧班農(英語:Ed O'Bannon) & 史陶德邁爾

1996:阿布杜-拉辛

1997:格雷

1998:畢比

1999:泰瑞

2000:豪斯

2001:蘭普利

2002:克蘭西(英語:Sam Clancy Jr.)

2003:瑞德諾

2004:奇爾德雷斯

2005:迪奧古

2006:羅伊

2007:阿弗拉羅

2008:勒夫

2009:哈登

2010:蘭德爾(英語:Jerome Randle)

2011:威廉斯

2012:古鐵雷斯(英語:Jorge Gutiérrez (basketball))

2013:克拉布(英語:Allen Crabbe)

2014:N·強森

2015:楊(英語:Joe Young (basketball))

2016:珀爾特爾

2017:布魯克斯

2018:艾頓

2019:諾埃爾(英語:Jaylen Nowell)

2020:普里查德

2021:莫布利

2022:馬圖林

2023:哈克茲

2024:C. Love

閱論編1994年NBA選秀第一輪

葛倫·羅賓森

傑森·基德

格蘭特·希爾

唐耶爾·馬歇爾

朱萬·霍華德

夏隆・萊特(英語:Sharone Wright)

拉蒙德·莫瑞

布萊恩·格蘭特

艾瑞克·蒙特羅斯

艾迪·瓊斯

卡洛斯·羅傑斯(英語:Carlos Rogers (basketball))

哈立德·里維斯(英語:Khalid Reeves)

傑倫·羅斯

茵卡·戴爾

艾瑞克·皮亞考斯基

克里夫·羅茲爾(英語:Clifford Rozier)

亞倫·麥凱

艾瑞克·莫布利

東尼·杜馬斯

B. J.泰勒(英語:B. J. Tyler)

迪奇·辛普金斯(英語:Dickey Simpkins)

比爾·科爾利

衛斯特利·佩森(英語:Wesley Person)

蒙提·威廉斯

格雷格·邁納

查利·沃德(英語:Charlie Ward)

布魯克斯·湯普森(英語:Brooks Thompson)

第二輪

迪恩·湯瑪斯(英語:Deon Thomas)

安東尼奧·朗

霍華德·埃斯利

羅德尼·登特(英語:Rodney Dent)

吉姆·麥克伊文

德瑞克·阿爾斯通

蓋隆·尼克森(英語:Gaylon Nickerson)

麥可·史密斯(英語:Michael Smith (basketball, born 1972))

安德烈·拜伊索夫(英語:Andrei Fetisov)

唐東尼·溫菲德(英語:Dontonio Wingfield)

達雷恩·漢考克

安東尼·米勒

傑夫·韋伯斯特(英語:Jeff Webster)

威廉·容庫(英語:William Njoku)

格瑞·考利爾(英語:Gary Collier (basketball))

邵爾·史考特(英語:Shawnelle Scott)

戴蒙·貝利(英語:Damon Bailey)

德韋恩·莫頓

沃尚·萊納德

傑米·華生(英語:Jamie Watson (basketball))

傑文·克魯迪普(英語:Jevon Crudup)

克里斯·布魯頓(英語:Kris Bruton)

查爾斯·克拉克斯頓

勞倫斯·方德伯克

安東尼·戈爾德懷爾

阿爾伯特·伯爾迪特(英語:Albert Burditt)

澤利科·雷布拉卡(英語:Željko Rebrača)

閱論編NBA75大球星

卡里姆·阿布都-賈霸

雷·艾倫

揚尼斯·安戴托昆波

卡梅羅·安東尼

奈特·阿奇博德

保羅·阿里金

查爾斯·巴克利

瑞克·貝瑞

艾爾金·貝勒

戴夫·賓

賴瑞·柏德

柯比·布萊恩

威爾特·張伯倫

鮑伯·庫西

戴夫·考文斯

比利·康寧漢

史蒂芬·柯瑞

安東尼·戴維斯

戴夫·狄博學

克雷德·崔斯勒

提姆·鄧肯

凱文·杜蘭特

朱利葉斯·厄文

派屈克·尤英

華特·弗雷澤

凱文·賈奈特

喬治·葛文

哈爾·格里爾

詹姆斯·哈登

約翰·哈維契克

艾爾文·海斯

艾倫·艾佛森

雷霸龍·詹姆斯

魔術強森

山姆·瓊斯

麥可·喬丹

傑森·基德

科懷·雷納德

達米安·里拉德

傑瑞·盧卡斯

卡爾·馬龍

摩斯·馬龍

皮特·馬拉威奇

鮑伯·麥卡杜

凱文·麥克海爾

喬治·麥肯

瑞吉·米勒

厄爾·孟洛

史蒂夫·奈許

德克·諾威斯基

哈基姆·歐拉朱萬

俠客·歐尼爾

羅伯特·派瑞許

克里斯·保羅

蓋瑞·裴頓

鮑伯·派提特

保羅·皮爾斯

史考提·皮朋

威利斯·瑞德

奧斯卡·羅伯森

大衛·羅賓森

丹尼斯·羅德曼

比爾·羅素

多爾夫·謝伊斯

比爾·夏曼

約翰·史塔克頓

以賽亞·湯瑪斯

奈特·瑟蒙德

衛斯·安索

德韋恩·韋德

比爾·華頓

傑瑞·衛斯特

羅素·衛斯特布魯克

藍尼·威肯斯

多明尼克·威金斯

詹姆斯·沃錫

閱論編NBA年度最佳新秀1950年代

1953年:唐·曼尼克

1954年:雷·菲利克斯

1955年:鮑伯·佩提特

1956年:莫里斯·斯托克斯

1957年:湯姆·海因索恩

1958年:伍迪·索德貝里

1959年:艾爾金·貝勒

1960年代

1960年:威爾特·張伯倫

1961年:奧斯卡·羅伯森

1962年:華特·貝拉米

1963年:泰瑞·狄辛格

1964年:傑瑞·盧卡斯

1965年:威利斯·瑞德

1966年:瑞克·貝瑞

1967年:大衛·賓恩

1968年:厄爾·孟洛

1969年:威斯·安索

1970年代

1970年:卡里姆·阿布都-賈霸

1971年:戴夫·考文斯

吉奧夫·皮泰瑞

1972年:西德尼·威克斯

1973年:鮑伯·麥卡杜

1974年:厄尼·迪格雷戈里奧

1975年:賈馬爾·威爾克斯

1976年:阿爾萬·亞當斯

1977年:阿德里安·丹特利

1978年:華特·戴維斯

1979年:菲爾·福特

1980年代

1980年:賴瑞·柏德

1981年:達雷爾·格里菲思

1982年:巴克·威廉斯

1983年:泰瑞·卡明斯

1984年:雷夫·辛普森

1985年:麥可·喬丹

1986年:派屈克·尤英

1987年:查克·珀森

1988年:馬克·傑克森

1989年:米契·里奇蒙

1990年代

1990年:大衛·羅賓森

1991年:德瑞克·柯曼

1992年:賴瑞·強森

1993年:俠客·歐尼爾

1994年:克里斯·韋伯

1995年:格蘭特·希爾

傑森·基德

1996年:戴蒙·史陶德邁爾

1997年:艾倫·艾佛森

1998年:提姆·鄧肯

1999年:文斯·卡特

2000年代

2000年:艾爾頓·布蘭德

史蒂夫·法蘭西斯

2001年:麥克·米勒

2002年:保羅·蓋索

2003年:阿瑪雷·史陶德邁爾

2004年:雷霸龍·詹姆斯

2005年:艾美卡·歐卡佛

2006年:克里斯·保羅

2007年:布蘭頓·羅伊

2008年:凱文·杜蘭特

2009年:德瑞克·羅斯

2010年代

2010年:泰瑞克·伊凡斯

2011年:布雷克·葛瑞芬

2012年:凱里·厄文

2013年:達米姆·里拉德

2014年:麥可·卡特-威廉斯

2015年:安德魯·威金斯

2016年:卡爾-安東尼·唐斯

2017年:麥爾坎·波格登

2018年:本·西蒙斯

2019年:盧卡·唐西奇

2020年代

2020年:賈·莫蘭特

2021年:拉梅羅·鮑爾

2022年:史考提·巴恩斯

2023年:保羅·班凱羅

2024年:維克托·文班亞馬

2025年:史蒂芬·卡斯爾(英語:Stephon Castle)

閱論編NBA助攻王

1947:卡爾弗利

1948:達爾馬

1949:Davies(英語:Bob Davies)

1950:麥圭爾

1951:菲利普

1952:菲利普

1953:庫西

1954:庫西

1955:庫西

1956:庫西

1957:庫西

1958:庫西

1959:庫西

1960:庫西

1961:羅伯森

1962:羅伯森

1963:羅傑斯

1964:羅伯森

1965:羅伯森

1966:羅伯森

1967:羅傑斯

1968:張伯倫

1969:羅伯森

1970:威肯斯

1971:范利爾

1972:衛斯特

1973:阿奇博德

1974:迪格雷戈里奧

1975:波特

1976:沃茨

1977:布斯

1978:波特

1979:波特

1980:理查森

1981:波特

1982:穆爾

1983:強森

1984:強森

1985:湯瑪斯

1986:強森

1987:強森

1988:史塔克頓

1989:史塔克頓

1990:史塔克頓

1991:史塔克頓

1992:史塔克頓

1993:史塔克頓

1994:史塔克頓

1995:史塔克頓

1996:史塔克頓

1997:傑克森

1998:斯泰瑞克蘭

1999:基德

2000:基德

2001:基德

2002:米勒

2003:基德

2004:基德

2005:奈許

2006:奈許

2007:奈許

2008:保羅

2009:保羅

2010:奈許

2011:奈許

2012:朗多

2013:朗多

2014:保羅

2015:保羅

2016:朗多

2017:哈登

2018:衛斯特布魯克

2019:衛斯特布魯克

2020:詹姆斯

2021:衛斯特布魯克

2022:保羅

2023:哈登

2024:哈利伯頓

2025:楊

閱論編美國籃球年度最佳男運動員(英語:USA Basketball Male Athlete of the Year)

1980:湯瑪斯

1981:Boyle

1982:瑞佛斯

1983:喬丹

1984:喬丹 & 帕金斯

1985:珀森

1986:羅賓森

1987:曼寧

1988:馬爾利

1989:強森

1990:莫寧

1991:雷特納

1992:夢幻一隊

1993:芬利

1994:歐尼爾

1995:阿倫

1996:皮朋

1997:博伊金斯

1998:布蘭德

1999:裴頓

2000:莫寧

2001:杜洪

2002:米勒

2003:鄧肯

2004:梅 & 保羅

2005:威廉斯

2006:安東尼

2007:基德

2008:U.S. men's national team(英語:2008 United States men's Olympic basketball team)

2009:麥卡杜(英語:James Michael McAdoo)

2010:杜蘭特

2011:帕克

2012:詹姆斯

2013:高登

2014:厄文

2015:布朗森

2016:安東尼 & 杜蘭特

2017:Warney(英語:Jameel Warney)

2018:Hearn(英語:Reggie Hearn)

2019:赫梅爾

2020:無

2021:杜蘭特

2022:Flagg

2023:Peat

閱論編NBA全明星周末技巧賽冠軍2000年代

2003年:傑森·基德

2004年:貝倫·戴維斯

2005年:史蒂夫·奈許

2006年:德韋恩·韋德

2007年:德韋恩·韋德

2008年:德隆·威廉斯

2009年:德瑞克·羅斯

2010年代

2010年:史蒂夫·奈許

2011年:史蒂芬·柯瑞

2012年:東尼·帕克

2013年:達米姆·里拉德

2014年:達米姆·里拉德/崔·伯克

2015年:派屈克·貝佛利

2016年:卡爾-安東尼·唐斯

2017年:克里斯塔普斯·波爾辛吉斯

2018年:史賓塞·丁威迪

2019年:傑森·塔圖姆

2020年代

2020年:巴姆·阿德巴約

2021年:多曼塔斯·薩博尼斯

2022年:賈勒特·艾倫、達里厄斯·加蘭、伊凡·莫布利

2023年:喬丹·克拉克森、柯林·塞克斯頓、沃克·凱斯勒

2024年:泰瑞澤·哈里伯頓、邁爾斯·透納、班尼迪克特·馬圖林

2025年:唐諾文·米契爾、伊凡·莫布利

閱論編NBA最佳運動精神獎

1996:杜馬斯

1997:布蘭登

1998:強森

1999:霍金斯

2000:斯諾

2001:羅賓森

2002:史密斯

2003:艾倫

2004:布朗

2005:希爾

2006:布蘭德

2007:丹恩

2008:希爾

2009:畢拉普斯

2010:希爾

2011:柯瑞

2012:基德

2013:基德

2014:康利

2015:柯佛

2016:康利

2017:沃克

2018:沃克

2019:康利

2020:卡特

2021:哈勒戴

2022:米爾斯

2023:康利

2024:馬克西

2025:哈勒戴

閱論編達拉斯獨行俠2010-11賽季NBA總冠軍

0 馬里昂

2 基德(隊長)

3 博布瓦

4 巴特勒

6 錢德勒

11 巴瑞亞

13 布魯爾

16 史托亞柯維奇

20 瓊斯

28 馬辛米

31 泰瑞

33 海伍德

35 卡迪納爾

41 諾威斯基(隊長, 總決賽MVP)

92 史蒂芬森

總教練 卡萊爾

閱論編洛杉磯湖人2019-20賽季NBA總冠軍

0 庫茲馬

1 卡德維爾-波普

3 戴維斯

4 卡魯索

5 霍頓-塔克

7 麥基

9 朗多

10 達德利

12 卡庫克

14 格林

18 維特斯

21 史密斯

23 詹姆斯 (總決賽MVP)

28 庫克

37 安戴托昆波

39 霍華德

88 莫里斯

總教練 沃格爾

助理教練 克勞福德(英語:Quinton Crawford)

漢迪(英語:Phil Handy)

霍林斯

基德

本伯西(英語:Mike Penberthy)

西蒙(英語:Miles Simon)

季賽

季後賽

閱論編布魯克林籃網歷任總教練扎斯洛夫斯基 • 拉雷塞 • 卡尼塞卡 • 洛克里 • 麥克金南 • 布朗 • 布萊爾 • 艾貝克 • 沃爾 • 麥克金南 • 瑞德 • 費奇 • 戴利 • 比爾德 • 卡利帕里 • 凱西 • 史考特 • 法蘭克 • 范德維奇 • 約翰遜 • 卡萊西莫 • 基德 • 霍林斯 • 布朗 • 阿特金森 • 沃恩 • 奈許 • 沃恩 • 奧利

閱論編密爾瓦基公鹿歷任總教練科斯特洛 • 老尼爾森 • 哈里斯 • 漢伯倫 • 老鄧利維 • 福特 • 卡爾 • 波特 • 斯托茨 • 克里斯科維亞克 · 斯凱爾斯 · 博伊蘭 • 德魯 • 基德 • 普朗蒂 • 布丹霍澤 • 葛瑞芬 • 普朗蒂 • 瑞佛斯

閱論編達拉斯獨行俠達拉斯, 德克薩斯州歷史歷史 • 過往戰績 • 總教練場館團圓體育館 • 美國航空中心總教练莫塔 • 麥克勞德 • 阿布都巴圖 • 海德 • 巴克納 • 莫塔 • 克萊蒙斯 • 老尼爾森 • 約翰遜 • 卡萊爾 • 基德隸屬球隊德克薩斯傳奇隊NBA總冠軍2011競爭對手休士頓火箭 • 聖安東尼奧馬刺 • 邁阿密熱火 • 鳳凰城太陽 • 洛杉磯湖人 • 沙加緬度國王

閱論編美國隊名單 – 20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

4 史密斯

5 基德

6 休士頓

7 莫寧

8 哈德威

9 卡特

10 賈奈特

11 貝克

12 阿倫

13 麥克戴斯

14 裴頓

15 阿布杜-拉辛

總教練:湯加諾維奇

閱論編美國隊名單 – 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金牌

4 布瑟

5 基德

6 詹姆斯

7 威廉斯

8 瑞德

9 韋德

10 布萊恩

11 霍華德

12 波許

13 保羅

14 普林斯

15 安東尼

總教練:沙舍夫斯基

權威控制資料庫 國際

FAST

VIAF

WorldCat

各地

美國

藝術家

MusicBrain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