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9 07:41:25流血別慌!如何讓傷口快速止血?醫師詳解四大關鍵步驟
前言
無論是在廚房切菜、戶外運動,或是不小心的碰撞,日常生活中的小意外難免會造成皮膚破損出血。當看到鮮血流出時,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驚慌失措。然而,正確且迅速的急救措施,是防止傷口感染、加速癒合的關鍵。
事實上,大部分的輕微割傷與擦傷都可以在家中妥善處理。本文綜合醫療資訊,為您詳細拆解如何讓傷口快速止血的四大關鍵步驟,並破除常見的錯誤迷思,幫助您在需要時冷靜應對。
判斷出血類型: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
在動手止血前,快速判斷出血來源至關重要,因為這決定了您應對的緊急程度。
毛細血管出血:最常見的類型,如擦傷。血液是「滲出式」的,流速慢,顏色偏紅,通常會自行停止。
靜脈出血:血液顏色為「暗紅色」,通常是穩定地「流出」。雖然不如動脈出血急迫,但若血管較粗,出血量也不容小覷。
動脈出血:最危急的狀況。血液為「鮮紅色」,會隨著心跳呈「噴射狀」湧出,出血速度快且量大,必須立即採取最強力的止血措施並緊急送醫。
如何讓傷口快速止血:止血的關鍵步驟
面對流血,請保持冷靜,並遵循以下步驟。對於嚴重的動脈出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如119),並在等待救援時持續進行以下操作。
第一步:直接加壓止血法
方法:立即使用無菌紗布或乾淨的布料(如毛巾、衣物)直接蓋在傷口上,用手指或手掌穩固地施加壓力。
持續時間:至少持續加壓 5 到 15 分鐘。重點是不要中途頻繁掀開查看,這會妨礙血塊的形成。
紗布濕透怎麼辦?:如果血液浸透了第一層紗布,請勿移除,應立即在其上疊加新的乾淨紗布,並繼續施加更大的壓力。
深度傷口:如果傷口較深,可以先將乾淨紗布稍微塞入傷口內,再從上方加壓,止血效果更好。
第二步:抬高患肢
在進行加壓的同時,可以利用重力減緩血流。
方法:將受傷的部位(如手臂或腿部)抬高,使其高於心臟水平。
注意事項:如果懷疑患者有骨折、關節脫位,或觀察到肢體明顯變形時,切勿隨意移動患肢,以免造成更嚴重的二次傷害。此時應優先採用直接加壓法。
第三步:壓迫止血點(動脈壓迫點)
如果「直接加壓」和「抬高患肢」後,出血情況依舊未能控制(尤其是較大的動脈出血),才需要使用此招,並且必須同時保持傷口的直接加壓。
止血點是指動脈經過體表且靠近骨頭的位置。透過壓迫這個點,可以暫時阻斷通往傷口的血液供應。
原則:壓迫點必須在傷口與心臟之間的「近心端」。
常見壓力點:
前臂或手部出血:用手指壓迫手肘內側或上臂內側的「肱動脈」。
手腕出血:壓迫手腕「把脈」處的「橈動脈」。
下肢出血:用大拇指或手掌根部,用力壓迫腹股溝(大腿內側根部)的「股動脈」。
小腿出血:壓迫膝蓋後側凹陷處的「膕動脈」。
輔助方式:冰敷
冰敷有助於血管收縮,可以作為輔助的止血手段。
方法:將冰塊用毛巾或布包裹起來,敷在傷口附近的皮膚上。
注意:切勿將冰塊直接接觸傷口,以免凍傷或刺激傷口。
止血後的傷口清潔與照護
當出血停止後,正確的清潔是預防感染的關鍵。
洗手:處理傷口前,請務必先用肥皂徹底洗手。
沖洗傷口:使用乾淨的自來水或生理食鹽水大量沖洗傷口,以去除表面的髒污或異物。
清潔周圍:用溫和的肥皂清潔傷口「周圍」的皮膚,但盡量避免讓肥皂直接進入傷口內。
移除碎屑:如果傷口內有泥沙或小碎屑,可以用經酒精消毒過的鑷子小心清除。若無法清除乾淨,應尋求醫療協助。
塗抹與覆蓋:輕輕擦乾傷口後,可以塗抹一層薄薄的抗生素軟膏或凡士林(礦脂),以保持傷口濕潤並防止結痂過厚。最後用OK繃或無菌紗布覆蓋。
更換敷料:每天至少更換一次敷料,或者當敷料被弄濕、弄髒時,應立即更換。
止血的迷思與禁忌:千萬別這麼做!
錯誤的方法不但無法止血,更可能導致嚴重的後果。
禁忌一:使用偏方(如菸草、香灰、牙膏)
這些物品非但沒有止血效果,反而充滿細菌,直接接觸傷口極易引發嚴重感染,甚至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或敗血癥。
禁忌二:使用衛生紙或棉花止血
衛生紙和棉花容易碎裂,其纖維會黏附在傷口組織上,當血塊凝固後,移除時會非常困難,並可能撕開剛形成的血塊,導致再次出血。
禁忌三:在傷口上使用雙氧水或碘酒
雖然優碘可用於傷口「周圍」消毒,但妙佑醫療國際(Mayo Clinic)指出,雙氧水和酒精(乙醇)會刺激傷口內的健康組織,反而可能延緩癒合。清潔傷口應優先使用清水或生理食鹽水。
禁忌四:隨意使用止血帶
止血帶是「最後手段」,僅用於四肢嚴重動脈出血、其他方法完全無效,或面臨截肢風險時。止血帶使用不當(如綁太緊、位置錯誤、時間過長)極易造成神經損傷和肢體缺血壞死。若非受過專業訓練,切勿輕易使用。
何時必須尋求醫療協助?
雖然多數小傷口可自行處理,但出現以下情況時,必須立即就醫:
立即撥打 119 或送急診
血液呈噴射狀湧出(動脈出血)。
持續直接加壓 15 分鐘後仍血流不止。
出血量非常大,衣物快速浸濕或血液流淌到地面。
傷口是由嚴重事故(如車禍、高處墜落、機器割傷)造成。
傷口伴隨肢體殘斷。
患者意識不清、暈厥或呼吸困難。
止血後仍需就醫評估
傷口非常深或邊緣不整齊,可能需要縫合才能正常癒合。
無法自行清除傷口內的所有異物(如玻璃碎片、深層泥土)。
懷疑有骨折或傷口深及骨頭。
傷口是被動物或人類咬傷。
傷口出現感染跡象(如周圍異常發紅、腫脹、疼痛加劇、流膿或發燒)。
糖尿病患者或末梢血液循環不良者,即使是小傷口也應就醫,因其感染風險高且癒合能力較差。
需要打破傷風:如果傷口很深或很髒,且您在過去 5 年內沒有接種過破傷風疫苗。
常見問題
如何讓傷口快速止血?
最快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加壓」。立即使用乾淨的紗布或布料,緊緊按住傷口至少 5 至 15 分鐘,期間不要鬆手。同時,若受傷部位在四肢,可「抬高患肢」使其高於心臟,以減緩血流。
為什麼不能用衛生紙止血?
因為衛生紙或棉花在沾濕血液後容易碎裂,纖維會卡在傷口或血塊中。這不僅會增加後續清理的困難度,移除時還可能破壞剛形成的血塊,導致再次出血。
傷口可以用雙氧水或碘酒消毒嗎?
不建議。根據 Mayo Clinic 的指引,這些強效消毒劑可能會刺激傷口內的正常組織,影響癒合。最好的清潔方式是使用乾淨的清水或生理食鹽水大量沖洗傷口。
什麼時候需要打破傷風針?
如果您受的傷是深度穿刺傷(例如被釘子刺到)或傷口被泥土、鐵鏽等嚴重污染,並且您距離上一次接種破傷風疫苗(或追加劑)已超過 5 年,建議您就醫,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補打一針。
總結
面對外傷出血,首要之務是保持冷靜。牢記「直接加壓」是止血的黃金法則,「抬高患肢」是有效的輔助手段。同時,必須屏除使用菸草、牙膏等危險偏方的錯誤觀念。
學會正確的止血技巧,以及判斷何時必須尋求專業醫療協助,不僅能幫助您妥善處理傷口,更是避免小傷口演變成大感染的關鍵一步。
資料來源
流血不要慌!止血三招學起來(懶人包)
不要相信止血偏方,4步驟教你正確處理傷口
軍醫教你快速止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