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2 14:30:07古代中国有“裹脚”欧洲有“束腰”,相比之下为何束腰更残忍?

前言

在古代文献中,常常提到中国女性的细腰身材。虽然有些女子可能是出于减肥的目的,但更多的情况是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例如,楚灵王偏爱腰身细巧的妃子,宫廷中的女性为了博得宠爱,不惜一味追求纤细的腰身,即便这对她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损害,甚至致使一些女子为此饿死。尽管如此,古代社会并没有普遍崇尚细腰的风气,而是裹脚这一习惯进入了长期延续的阶段。至于裹脚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始于五代,也有的说是从隋朝时期开始的。

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裹脚鞋遗物出土于福建南宋时期的墓葬,长约13.5厘米,宽大约4.5厘米。关于裹脚,这在古代的历史记载中也不乏其例,多以赞美的语气来描述这一现象,仿佛让人感受到其中的美感。可细想之下,这一切无疑是古代女性们用自身的疼痛和牺牲换来的。裹脚的过程是十分严苛的,她们需要用布料将自己的足部缠绕,使其保持一种小巧而尖的形状,这一标准也成为古代判断女子美貌的重要因素。相较之下,普通百姓家的女子由于需要进行繁重的劳作,裹脚带来的不便让她们逃过这一劫难,而富裕人家的女儿则被迫接受这残酷的考验。

与之对应的是,细腰在欧洲最初是受到高度推崇的,社会普遍认为拥有细腰和丰盈胸部的女性是极具吸引力的,然而这并不是一项易事,因此拥有如此身材的女子显得颇为稀少。为了迎合这种审美观念,许多女性采用了束腰的方式。束腰不仅能够紧勒腰部,还能托起胸部,使得胸部显得更加丰满,可以说是一举多得。然而,这一过程同样给女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以满足欧洲男性对于理想身材的期待,这种痛苦甚至可以说比裹脚更加可怕。

展开全文

束腰的制品多由木板、鲸骨和皮革构成,材料非常坚硬,穿戴后形成的压迫感会紧紧勒住乳房,在当今社会很难理解这种美学观念。然而,在当时,拥有这种身材被视为时尚的体现,许多女性宁愿忍受痛苦,只要能有纤细的身形。然而,束腰对内脏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肋骨长时间被压迫甚至可能变形,若内伤严重则可能导致致命后果。

进入十八世纪,束腰风尚盛行,经过长时间的折磨,大量女性在腰身与生存间做出了选择,最终选择保命。到了1910年,这一风气逐渐衰退,女性的腰围也开始恢复到有益健康的正常水平。在束腰风潮最盛的时期,女性从十岁起便开始束腰,穿着专门设计的紧身衣,覆盖范围从腋下到臀部,连正常的呼吸都成为奢求。而这一过程极为繁琐,需要另一人利用膝盖抵住女孩的背部,尽可能将腰系紧,再从上至下穿带抽绳,最后打结,并将剩余部分剪去,甚至用蜡封住扣子。经过这样一番折腾,女性们不仅承受了极大的痛苦,到了夜晚才得以解脱,卸去束邪的紧身衣,稍得喘息。

在古代欧洲,所谓的美丽标准是用双手能够轻易捏住自己的腰,许多女性的腰围甚至小于三十厘米。现代虽然出现了小型束腰产品,追求完美身材的女性仍会偶尔穿戴,但这样的选择并非强制,也不再局限于三十厘米的标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