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4 15:53:07来感受一下古人的钱包,个人觉得锦囊最靠谱
自货币统一以后刀币基本退出舞台,百姓手里的货币多以铜钱为主,铜钱中间有个孔,于是人们用绳子串上直接挂在腰间或者放在衣襟夹缝中,所谓腰缠万贯大概就是由这种放钱的方式而来。
把钱放在腰间挂着显然没有安全感,一不小心就被扯走,于是很多人把钱直接放袖子里,也算是钱包的一种吧。袖子那么大怎么放得稳?当然是有“机关”的,袖子通常是下垂状态,在里面缝一个开口与袖口相反的口袋,放点东西是可以的,但是不可能像电视里一样,动不动拿出几大件来。
三. 将金银珠宝装入木箱
铜钱自然能用绳子串起来,分量重的金、银锭子就没办法了,袖子毕竟是布料做的,放些碎银子倒没什么影响,放几个元宝进去可能一挥手袖子就没了,于是有人用木料做箱子,将金、银等贵重物品装起来,相当于现在的保险箱。
古代官家存放银两也是用专门的木箱装起来,除了上锁还会在上面贴上封条,金、银那么重,木箱的做工及所用的木料也不会很差,一般人很难撬开。
四. 把钱财裹进包袱里
用木箱装钱财比较笨重,一般人也扛不动,要是外出十来天想带点钱怎么办?几个铜板显然是不够的,但是几个大元宝放哪里都不合适,只能放在行李里面。古代是没有行李箱的,人们出远门都是用包袱,就是一块布四个角交叉打成结挎在肩膀上,相当于现代的背包。
包袱结构实在简陋,贵重的东西放进去岂不是很容易散?古人当然知道,于是直接将布缝到一起,做成一个布袋,多是将一块布两头做成袋子,可以直接挂在肩膀或者放到马背上,与现代的帆布包、购物袋还是有区别的。
古人其实还有很多装钱的方法,比如将钱换成首饰、银票等,甚至有人将财物埋在地下,著名的成语故事“此地无银三百两”中的主角就是将银子埋到地下,可见古代是流行这种藏银方式的。
本文属于时光印耀的【原创作品】点击关注每天有惊喜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