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30 09:26:14汞【中药】【中医百科】
汞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本品为液态金属汞,主含汞(Hg)。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见。
【原形态】
1.辰砂 三方晶系。晶体成厚板状或菱面体,在自然界中单体少见,多呈粒状、致密状块体出现,也有呈粉末状被膜者。颜色为朱红色至黑红色,有时带铅灰色。条痕为红色。金刚光泽,半透明。有平行的完全解理。断口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2-2.5。比重8.09-8.2。性脆。
2.自然汞 常温下为液体,-38.87℃以下为三方晶系晶体。晶体汞为菱面体状。液体呈小珠分散,或呈薄膜依附于辰砂等共存矿物表面及裂隙中,亦呈小水滴状集中于岩石裂隙。银白或锡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晶体汞相对密度14.26-14.4;液体汞相对密度13.546(20℃)。气化点356.58℃,蒸气有剧毒;常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为液态,受热易挥发。
【生态环境】
1.常呈矿脉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产于辰砂矿的氧化带,常成小珠球存在于矿脉及岩石的洞隙内和浮土中。
2.自然汞大多在火山地区或与温泉形成的辰砂相伴产出。常含银,还可能含铜、铁、铅、锑、锡等杂质。自然汞数量远少于共存的辰砂,且难采集。近年曾有自然汞产出于陕西(略阳)、湖南(省溪、新晃)、云南(蒙自)等地汞矿中。
【资源分布】
1.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2.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及广西、云南、湖北;其他省区亦有产出。
性状
本品为银白色液体,质重,有光泽,不透明,易流动及分裂成小球。不沾手,遇热易挥发,无臭。
【性味与归经】
辛,寒;有毒。归心、肝、肾经。
【功能与主治】
杀虫,攻毒。用于皮肤疥癣,恶疮肿毒,梅毒,痔痿。
【用法与用量】
外用:适量,和它药研末调敷。